Post

Visualizzazione dei post con l'etichetta 方言

032-跟戰爭有關的詩-ninna nanna de la guerra 戰爭搖籃曲

最近這星期沒有繼續翻譯戰爭有關的詩, 因為接到一個翻譯的工作, 以我的習慣就是要趕快每天依進度的完成它, 然後盡早交出去. 所以暫停一下自己平常工作之餘的翻譯活動, 昨天工作都完成了, 所以戰爭詩繼續進行. 與此同時, 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戰爭仍然沒有停止, 看到好多原本幸福快樂的人變成難民, 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 真的很希望戰爭快點停止. 壞人趕快被懲罰, 被假消息騙的人趕快清醒. 今天要來看的是一首以羅馬方言(Romanesco)寫成的詩歌, 名稱是La ninna-nanna de la guerra(戰爭搖籃歌). 依我所知這應該是在義大利很有名的詩, 不過我會這樣說, 是因為, 其實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基本上根本不讀書, 所以可能有些當地人也不知道, 還有就是它是用方言寫的, 而義大利方言非常多. 這首搖籃歌, 曾經被不同的歌手和藝術家詮釋過, 大部分在網路都還可以找到. 但必須再次說明它是以羅馬方言書寫的, 有些字的寫法會讓不清楚的人以為寫錯字了. 這首戰爭搖籃曲, 是由本名Carlo Alberto Camillo Mariano Salustri的Trilussa (1871-195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寫作發表的. 據說這是他唯一一首與其他作品截然不同的詩作, 一反慣常的親切風格, 此詩充滿嚴厲的批判. 這詩發表後還曾被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引用和陶亞蒂(Palmiro Togliatti)的註解, 是一首曾經膾炙人口的詩歌. (上述兩人都是義大利反法西斯的主要人物, 都屬於義大利共產黨. 葛蘭西是重要思想家, 陶亞蒂原是社會黨員, 後來加入共產黨, 曾任義大利副總理等職) 因為時空背景的關係, 這首詩裡提到一些義大利說法的人名, 都是當時歐洲的一些元首, 裡面也有提到但丁神曲裡面出現過的怪物. 還有, Ninna nanna在義大利語裡就是搖籃歌的意思, 我記得這是初級班時學會的字. 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用到, 例如: Vado a nanna! 我去睡覺了! 以下就是這首以羅馬方言寫成的戰爭搖籃歌, 我是透過閱讀義大利文譯本加上羅馬方言字典翻譯的. 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網站Il tempo da capire, 但丁神曲黃國彬譯註本和1949年Rizzoli出版公司的B.U.R.口袋版但丁神曲. 以下就是內容 (因為比較長所以...

018-什麼是pippone

有一天在聽 podcast 的時候 , 聽到一個字讓我立刻用筆記下來 , 然後重聽一次剛聽過的內容 . 一方面他是俚語 ( 有說是來自羅馬方言 ), 一方面他是用其他比較尷尬的事引申過來的, 我猜一般的義大利文老師應該不會教 . 那個字就是 Pippone. 那個 Podcast 的播主 , 因為對義大利政治現況有點失望 , 談起了對事物意義的追尋 . 他聊了很多之後 , 講了那個字 . 他說 有人會說 ma tutto questo discorsone filosofico, tutto questo, in Italia si dice, pippone, alla fine non ci da  una soluzione... 意思是他一個人的牢騷不滿又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到底有什麼意義 . 我查了一個俚語的網站 , 上面對這個字的解釋是 : 一段冗長 、 沉重又無聊的發言 , 由單獨一 人漫無方向地 、 沒人回應或沒有任何回應可能性的發言 . 說它的來源尷尬 , 因為它是從義大利語中眾多關於 「 自慰 masturbazione 」 一詞的用語之一 的 pippa 引申過來的 . 用在說一個人無止無盡的大發無聊意見自爽, 動詞是用attaccare, attaccare il/un pippone; attaccare bottone. (這時覺得寫這個沒人看的部落格也頗像在attaccare il pippone) 我在 Slengo. it 找到的例句擷取如下 : 1. ( ... )invece mi ha attaccato il pippone sulla sua ex(…) 2. ( 前面是抱怨電影很無聊 ) è un pippone infinito! 3. (...)Senti, nun m’attac à il pippone per favore, eh.(...)( 這一句是方言 , 不過應該還頗容易看懂 ) 這就是今天的紀錄 . 我認為這種字詞 , 我們要學 , 但不一定要用 . 因為不是生活在當地 , 不知道怎樣用才得體 , 所以知道就好 . 然後順便貼上兩個我常聽的 podcast, 兩個播主都是義大利文老師 , 用搜尋就可以找到, 所以我不做連結 . 1.  il podcast ...

006-“Mo ce ripigliamm’ tutt’ chell che è o nuost”

昨天是2021最後一天, 依照往例, 世界各時區的大城市輪流放煙火大肆慶祝, 儘管COVID疫情再度攀升. 所以昨晚看到一個推文, 特別想來紀錄一下. 這是來自義大利作家Roberto Saviano的推特.  推文的內容是一張夜景照片, 其中霓虹燈的字寫著: MO CE RIPIGLIAMM’ TUTT’ CHELL CHE E’ O NUOST. 而作家自己則推文寫著疑問句: “Sarà l’anno buono in cui ce ripigliamm’ tutt’ chell ch’è o nuost?”  那句“Mo ce ripigliamm’ tutt’ chell che è o nuost” 據說是電視劇的台詞, 電視劇則發想自Roberto Saviano幾年前一部很著名的社會寫實小說Gomorra, 主要敘述義大利黑幫對社會的影響, 作者本身還因此遭遇過死亡威脅. 這小說還有拍成電影, 裡面的配樂還有用到鄧麗君唱的小城故事, 此劇在台灣也有上映過 (但是我沒看, 因為我很弱. 對於會見血的黑幫故事和恐怖片都有恐懼感). 那句話據說是劇中新任黑幫老大說的話, 意思是: "現在我們要拿回屬於我們的一切. "  把那句話拿來做燈飾的人也許是一種期盼新年一切都會好轉的心情. 但作家Saviano在推特中則為這句話上加了質疑: “Sarà l’anno buono in cui ce ripigliamm’ tutt’ chell ch’è o nuost? (這會是個好年而我們會拿回屬於我們的全部嗎? )”  的確令人懷疑, 因為入冬以來, 義大利的疫情由每日幾百人確診已上升至單日十萬人. 但反疫苗, 愛狂歡, 不受控的人依然故我. 真的有辦法拿回屬於我們的一切嗎?  由於這句話是用義大利南部的方言說的, 我必須查一些資料才能確定意思. 幸好有網路, 幸好這是電視劇裡著名的一句台詞, 我才有辦法查到用義大利文解說的意思. 關於方言, 義大利有多少省分就有多少種方言和變體, 我還在書店買過一本厚厚的羅馬方言字典哩……方言這東西真不是我這種無法身歷其境的學習者能駕馭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