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sualizzazione dei post con l'etichetta 跟戰爭有關的詩

051- Il Cielo di Beirut (بيروت) - 貝魯特的天空

Immagine
今早聽全球串連早安新聞, 主持人浩爾和小路提到前日他們看了一部電影的試映, 電影名稱叫做"黎巴嫩的天空", 講的是多年前黎巴嫩的戰火, 以小孩的視角出發. 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 名字叫做"貝魯特的天空". 那是從一個義大利兒童歌唱節目中聽到的. 非常好聽卻也令人鼻酸, 孩童在戰火中被迫失去童年的純真與歡樂, 但還是渴望著自由...想到早上也看到俄國的官員說西方國家都是混蛋都想讓俄國死, 所以他會想盡辦法讓他們消失...ㄟ, 現在是作賊殺人的比較理直氣壯的樣子, 都不想想他們攻擊烏克蘭時是什麼樣子, 真是無恥極了! 突然想到過了這麼多年我也有能力翻譯這首歌了, 趁午休趕一下. 後面有幾句阿拉伯語, 我是根據義大利文翻譯再譯中文的.  Il Cielo di Beirut  (بيروت)  - Marie [Il Meglio dello Zecchino d'Oro]  貝魯特的天空 Il mio carillon è un minareto E la mia sveglia è una campana E la mia scuola ha una collana Di fiori viola e di lillà 我的鐘琴是一座宣禮塔 我的鬧鐘是一座大鐘 我的學校有一串項鍊 串著紫羅蘭和紫丁香花 E giro con tre lingue in tasca Per dire a tutti "libertà" E va, il vento va, La pace tingerà Di sogni tutto il blu Del cielo di Beirut. 我的口袋裝著三種語言四處轉 為的是對大家說“自由” 風吹啊吹 和平會把夢想 都染成 貝魯特天空的藍色 La mia domenica è una piazza Piena di sole e di bambini Per far fuggire i pensierini Ognuno il suo gelato avrà 我的星期天是一座廣場 充滿了陽光和孩童 為了趕走小小的擔憂 每一個人都有會有一個冰淇淋 Il mio ha un sapore un po' speciale Ha il gusto della li...

035-Facciamo la pace, facciamo presto!

其實, 前天去翻Gianni Rodari是因為我想要找一首當初讓我買下那本書的小詩, 結果都沒找到, 反而重讀那個 ”為什麼”的故事 (La Storia di un Perché). 那個故事提醒儘管會受到壓抑, 但 ”為什麼”會一直存在. 縱使發問常常會被討厭, 被認為破壞和諧. 還是要常常保持問為什麼的態度, 人類如果從不思考為什麼, 就不會有進步, 問題就不會被改善. ___ 結果昨天晚上就在準備把書放回架上時, 再翻一次我竟然就看到那首小詩. 原來他是被放在一篇題目是:為什麼不教我們學世界語, 卻反而要我們學其他困難的語言? Gianni Rodari的回答是, 世界語ESPERANTO是一個人工語言, 創造的時間沒有很久. 為什麼不去學習那些已經經歷千百年發展, 擁有豐富內涵的自然語言呢?他認為只有世界各國都能和平團結在一起時, 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共同的語言. 所以還是先學一學各種外語, 認識不同文化和不同朋友. 文章後面他就留下這首小詩: In italiano si dice ⟨sì⟩, in francese si dice ⟨oui⟩, i tedeschi dicono ⟨ia⟩ * , mentre i russi dicono ⟨da⟩, e in tutte le lingue significa questo: ⟨Facciamo la pace, facciamo presto!⟩ 在義大利語裡是說⟨sì⟩, 在法語則說⟨oui⟩, 德國人說⟨ia⟩, 而在所有語言裡, 它的意思是: ⟨讓我們創造和平,  讓我們快快去作 !⟩ (譯自:《Il libro dei Perché》-Gianni Rodari ) *德文其實寫成 ja, 我常覺得對於外語, 義大利人有他們的盲點.

033-跟戰爭有關的詩-Educato alla guerra di Viola Ciulli

最近在看反對戰爭的詩裡, 發現一首獲得2014年聯合國和平徵文比賽獎項(Peace Essay Contest)的詩, 整首詩以使用槍的動作加上對話方式進行, 重複的動作, 指令, 問題, 回答, 非常簡單易讀, 但是卻非常有力, 也讓成人汗顏(如果成人會汗顏的話). 那首詩的名稱叫做 Eduqué à la guerre (義大利文是:Educato alla guerra 訓練/教導去作戰) 原文是用法語寫的(我讀的是報導中的義大利文翻譯). 這首詩的作者是當時十五歲的義大利女孩Viola Ciulli. 因為隨父親的工作而到法國居住一年, 當時他們在課程中討論到非洲的兒童士兵, 她的法文老師鼓勵他們參加聯合國的徵文比賽. 這首 Eduqué à la guerre 中, 作者敘述一個不會讀書寫字, 沒見過書本鉛筆也不知道什麼是對是錯的十一歲孩子, 但他已經熟練武器的使用, 還已扣過板機21次!成人剝奪孩童學習知識的權利卻教他使用武器與攻擊, 真應該自己跳崖或撞牆吧. 因為不知道如何聯繫、知會作者, 我會放上2014那篇新聞報導的連結, 以下是義、法版以及我的中譯.  義大利語版: Educato alla guerra ( Viola Ciulli n. a Pontedera, PI nel 1999, 99年出生於義大利Pontedera) Impugna Carica Mira Premi il grilletto. Impugna Carica Mira Premi il grilletto Non c’è un uomo davanti a te, c’è un nemico. La regola è o te o lui. Questo è tutto quello che devi sapere, tutto quello che devi imparare. Quanti anni hai? 11. Come ti chiami? Mi chiamano 21. Perché? Perché ho premuto 21 volte il grilletto. Sai che uccidere è sbagliato? Cos’è “sbagliato”? Significa che non è giusto. Cos’è “giu...

032-跟戰爭有關的詩-ninna nanna de la guerra 戰爭搖籃曲

最近這星期沒有繼續翻譯戰爭有關的詩, 因為接到一個翻譯的工作, 以我的習慣就是要趕快每天依進度的完成它, 然後盡早交出去. 所以暫停一下自己平常工作之餘的翻譯活動, 昨天工作都完成了, 所以戰爭詩繼續進行. 與此同時, 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戰爭仍然沒有停止, 看到好多原本幸福快樂的人變成難民, 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 真的很希望戰爭快點停止. 壞人趕快被懲罰, 被假消息騙的人趕快清醒. 今天要來看的是一首以羅馬方言(Romanesco)寫成的詩歌, 名稱是La ninna-nanna de la guerra(戰爭搖籃歌). 依我所知這應該是在義大利很有名的詩, 不過我會這樣說, 是因為, 其實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基本上根本不讀書, 所以可能有些當地人也不知道, 還有就是它是用方言寫的, 而義大利方言非常多. 這首搖籃歌, 曾經被不同的歌手和藝術家詮釋過, 大部分在網路都還可以找到. 但必須再次說明它是以羅馬方言書寫的, 有些字的寫法會讓不清楚的人以為寫錯字了. 這首戰爭搖籃曲, 是由本名Carlo Alberto Camillo Mariano Salustri的Trilussa (1871-195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寫作發表的. 據說這是他唯一一首與其他作品截然不同的詩作, 一反慣常的親切風格, 此詩充滿嚴厲的批判. 這詩發表後還曾被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引用和陶亞蒂(Palmiro Togliatti)的註解, 是一首曾經膾炙人口的詩歌. (上述兩人都是義大利反法西斯的主要人物, 都屬於義大利共產黨. 葛蘭西是重要思想家, 陶亞蒂原是社會黨員, 後來加入共產黨, 曾任義大利副總理等職) 因為時空背景的關係, 這首詩裡提到一些義大利說法的人名, 都是當時歐洲的一些元首, 裡面也有提到但丁神曲裡面出現過的怪物. 還有, Ninna nanna在義大利語裡就是搖籃歌的意思, 我記得這是初級班時學會的字. 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用到, 例如: Vado a nanna! 我去睡覺了! 以下就是這首以羅馬方言寫成的戰爭搖籃歌, 我是透過閱讀義大利文譯本加上羅馬方言字典翻譯的. 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網站Il tempo da capire, 但丁神曲黃國彬譯註本和1949年Rizzoli出版公司的B.U.R.口袋版但丁神曲. 以下就是內容 (因為比較長所以...

029-跟戰爭有關的詩-Promemoria di Gianni Rodari

繼續來看關於戰爭的詩, 還是由義大利的著名作家Gianni Rodari為兒童所寫的, 這首Promemoria(備忘錄)以備忘錄的形式, 告訴小讀者這世界上有好多事可以作, 但千萬千萬, 不管白天夜晚, 不管在哪裡, 都不應該作戰. Promemoria Ci sono cose da fare ogni giorno: lavarsi, studiare, giocare, preparare la tavola, a mezzogiorno. Ci sono cose da fare di notte: chiudere gli occhi, dormire, avere sogni da sognare, orecchie per sentire. Ci sono cose da non fare mai, né di giorno né di notte, né per mare né per terra: per esempio, la guerra. (Gianni Rodari) 我的中譯: 備忘錄 有些事要每天作: 梳洗, 學習, 玩耍, 在中午 鋪桌子. 有些事要晚上作: 閉上眼睛, 睡覺, 有夢可以作, 耳朵可以聽. 有些事絕對不該作, 不可以在白天也不可以在晚上, 不可以在海上也不可以在陸地, 例如, 戰爭. (原著: Gianni Rodari 中譯: Chuanru Chang)

028-La luna di Kiev di Gianni Rodari 基輔的月亮

因為烏俄戰爭, 我有機會讀到一些跟戰爭有關的義大利文詩. 這首義大利作家Gianni Rodari(1920-1980)在1960 年發表的La luna di Kiev(基輔的月亮). 裡面沒有提到任何戰爭的字, 這原是一首寫給孩童的關於平等及和平的小詩. 但在烏克蘭受俄羅斯入侵攻擊, 首都基輔被敵軍轟炸的今日, 月亮不受護照的約束, 光芒跨越國界照射所有事物, 這首童詩非常簡單, 卻引發人的思緒. La luna di Kiev Chissà se la luna di Kiev è bella come la luna di Roma, chissà se è la stessa o soltanto sua sorella… “Ma son sempre quella! – la luna protesta – non sono mica un berretto da notte sulla tua testa! Viaggiando quassù faccio lume a tutti quanti, dall’India al Perù, dal Tevere al Mar Morto, e i miei raggi viaggiano senza passaporto”. 我的中譯: 基輔的月亮 不知道 基輔的月亮 是不是 和羅馬的月亮一樣美麗 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同一個月亮 還是說只是姊妹... “我一直就是那個月亮啊! – 月亮抗議的說 – 我才不是 夜晚戴在你頭上的 貝雷帽! 我在天上旅行 照亮大家 從印度到祕魯 從台伯河到死海 而我的光芒旅行 不用護照 ” (原著:Gianni Rodari 中譯:Chuanru Chang) ps. 原文中的 Chissà, 一般都翻譯是"天知道/天曉得/誰知道/who knows" 我把他譯作 "不知道", 因為我認為比較像是兒童詩的口吻. 小孩應該不會說"天知道是不是同一個" 比較可能會說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

027-跟戰爭有關的詩-La guerra che verrà di Bertolt Brecht

今天再來看一首跟 戰爭有關的詩, 這是Bertolt Brecht(1898-1956)的”即將來臨的戰爭”. 簡短而真實, 不管誰勝誰負, 倒楣的還是可憐的人們. La guerra che verrà non è la prima. Prima ci sono state altre guerre. Alla fine dell’ultima c’erano vincitori e vinti. Fra i vinti la povera gente faceva la fame. Fra i vincitori faceva la fame la povera gente egualmente. (Bertolt Brecht) 我的中譯: 即將來臨的戰爭 並不是第一場 以前也有過其他戰爭 上一場戰爭結束後 產生了勝利者與戰敗者 在戰敗者之中 可憐的人們挨餓著 在勝利者之中 可憐的人們一樣挨餓

025-跟戰爭有關的詩-Alle fronde dei salici di Salvatore Quasimodo

這幾天讀到一些跟戰爭有關的詩, 今天這首是義大利詩人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在1947年發表的詩集Giorno dopo giorno(日復一日)中的Alle fronde dei salici(在垂柳枝上). 這首詩裡有好多個修辭比喻, 有聖經的也有現代的, 對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例如異邦人的腳踏在心上, 指當時德國納粹的占領. 例如羔羊般的孩子, 比喻戰爭連天真的孩子都不放過, 還有聖經中釘上十字架的孩子和哀哭的母親, 但是他卻用上現代的電線桿, 還有黑色的尖叫, 這個用上一種我也不清楚的“聯覺”. 此處是用顏色來形容感官. 在這裡詩人用黑色來形容尖叫, 在一些義大利為中學生寫的文學分析網站裡有提到, 這是指那母親痛苦失望的淒厲吼叫, 因為已經浸漬在死亡的黑暗之中, 所以用黑色來形容. 然後, 還有掛上垂柳樹梢的七弦琴, 據說, 垂柳代表悲傷失望, 七弦琴則是詩人的象徵, 因為戰爭, 異國人已入侵, 詩人再也沒有心情做詩吟唱了. 昨天那首, 是詩人面對戰爭的無用或因為遙遠而冷漠, 今天這首也是無力, 但他卻是高懸了吟詩的工具, 無法寫詩. «E come potevamo noi cantare con il piede straniero sopra il cuore, fra i morti abbandonati nelle piazze sull’erba dura di ghiaccio, al lamento d’agnello dei fanciulli, all’urlo nero della madre che andava incontro al figlio crocifisso sul palo del telegrafo? Alle fronde dei salici, per voto, anche le nostre centre erano appese, oscillavano lievi al triste vento». (Salvatore Quasimodo) 我的中譯: 當異邦人腳踏在我們的心上 我們怎麼還能歌唱 在廣場上被遺棄的死者之間 在結凍僵硬的草上 在羔羊般孩子們的哀哭間 在那前去會見被釘上電桿十字架的孩子的 母親黑色尖叫中? 在垂柳的枝上, 因為誓言 我們掛上的七弦琴...

024-跟戰爭有關的詩-Lontano Lontano di Franco Fortini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讓我非常不解. 不理解為什麼那些獨裁者總是見不得他人快樂. 只為自己無法跟上時代潮流的使命, 漠視約束的出兵入侵, 讓人民的生活一夕間改變, 流離失所. 前些天聽一個義大利人說, 沒有人應該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方式生活, 聽起來很對, 但他指的是一些非民主的國家也過得很富裕, 那何必要他們接受西方民主的模式. 我聽了傻眼, 要是這樣, 那麼獨裁者就更沒有理由為了自己的可笑歷史責任去干擾想要離開他們過民主生活的的國家呀. 可憐的享受自由又愚蠢的人! 一無用處只能練痟話liān-siáu-uē. 幫不上忙的我們, 只好, 來看一首關於戰爭的詩吧. 這是前幾天看到的, 義大利詩人Franco Fortini(1917-1994)的詩Lontano lontano...這首詩我覺得很諷刺, 詩人自問自答, 最後是天冷了披上毛衣, 戰爭還是遠方的事. 但若是台灣人, 縱使目前戰爭看似遙遠, 但了解自己的處境局勢, 還是該警醒一點吧. Lontano lontano si fanno la guerra. Il sangue degli altri si sparge per terra. Io questa mattina mi sono ferito a un gambo di rosa, pungendomi un dito. Succhiando quel dito, pensavo alla guerra. Oh povera gente, che triste è la terra! Non posso giovare, non posso parlare, non posso partire per cielo o per mare. E se anche potessi, o genti indifese, ho l’arabo nullo! Ho scarso l’inglese! Potrei sotto il capo dei corpi riversi posare un mio fitto volume di versi? Non credo. Cessiamo la mesta ironia. Mettiamo una maglia, che il sole va via. (Franco Fortini) 我的中譯: 很遠很遠的地...